刘阳的沂蒙画派

Chinese, Simplified(简体中文)
Forums: 

 

Liuyang portrait刘阳,北京人,现旅居海外。曾于中央美术学院、新闻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及国外学习。曾在中央电台任记者、节目主持人,在大学任教。于国内外出版个人专著几十部,应邀举办个人画展五十多次。1986年至今开创沂蒙画派。

Red broom corn

                                                                                                  红高粱

Autumn dusk feeling

                                                                                                黄昏秋色

Pickup Autumn

                                                                                                 拾秋图

Ask setting sun

                                                                                           问斜阳

艺评

  亿豪(香港)

  作为出生在20世纪的开宗立派的中国艺术家,进入21世纪,刘阳先生对中国绘画进行提纯的思考,将他的整体艺术思想技巧体系,进行着纯粹化的提纯,有如张艺谋、陈凯歌、冯小刚等人对电影的提纯,崔健、谭盾等人对音乐的提纯……这样的过程刘阳先生也经历了几个时期,一,20世纪八九十年代通过对中国书画理论的提纯,形成并完善他的艺术思想体系,开创沂蒙画派与人体山水画,通过运用光色与符号形成观念上对技巧的提纯,并确立他艺术综合价值体系;二,21世纪初,对体裁、观念、技巧的提纯,刘阳不是表现自我,也不是克隆自然,而是在看似回归,确是不断挖掘与丰富中国特质的绘画,通过用笔、水、墨,黑、白、灰的极致,在中国的宣纸上像小说家、音乐家一样,为每一山、一石、一树、一草、一水、一屋、一人作传。谱一曲永恒的旋律。

  刘阳先生的艺术纯粹,源于他心的纯粹。每观一山、一石、一树、一草、一水、一屋、一人,他都全在心中自语为什么会是那样的?然后他开始在地理学、语言学、民俗学、建筑学中找答案。然后他开始用毛笔、水、墨在中国宣纸上将“那样”弄成“这样”,用时间、精力、思想,表达对过去的、现在的、未来的、存在的、消失的珍惜,精神与价值的重温与回顾。

  文化之外,刘阳先生注重对人格、艺格的升华。他对纯粹的认识,如用虎跑的水、沏龙井的茶,作为这一代中国艺术家,刘阳多年坚持从北到南、从东到西,大范围地精选,透彻地深入,有价值地表现中国不同地域风情、山水、人物、花鸟作品。他的沂蒙作品独辟蹊径自不必说,他的江南与云贵、青藏高原系列,更是“致广大、尽精微”(中国现代艺术大师徐悲鸿先生语),从对自然环境、风物人情的把握、刻画到宣纸上笔墨的锤炼,创造并强化了中国绘画的直觉、感觉,从无到有的实在,再从有到虚灵,信手拈来,那种纯粹的自由自在,有如弹指间的拈花微笑,有如睡眼蒙眬的一瞥,有如不经意的一句幽默……令人回味,虚而不悬,实而灵隐。每幅作品都纯粹得像诗的、歌的、梦的、心的、灵魂的家园,每个人都可以从中发现过去的失去的自己,发现过去的失去的回忆,提示与敲点人性深层的冷暖,有如好莱坞大片,每一帧都透射出东方的、中国的精神,这其中有历史与地域的呼吸、深叹,有光与色的希望,有发现与拾拣的快乐。

  东方与中国艺术精神到底是什么?与西方有什么区别?达尔文关于物种的区别是最好的验证。既然有这样的人种、物种,并由此产生的历史文化、价值观念、行为差异,除了“适者生存”便应该是进化的提纯的纯粹化了。

  东西方的隔阂本质上是“种”的差异,选择了“种”,也就选择了生存状态与品质结果,那些在历史上曾产生并消亡的动植物,都是由于主动的“适”与被动的“不适”,导致了无数的悲喜剧。只怀念历史与文化益处不大,再用已过去的历史文化,去设定现代化与当下的艺术及价值标准是不纯粹的。

  提纯的纯粹过程与结果,甚至是极限与临界的转化,是多维度的考量与体验,有如佛家修行从禁食到闭关辟谷,是对生的、肉体精神的、灵魂的虚化提纯过程,并非简单的写实与抽象的玩赏,也正合物质财富的从无到有、从多到质的飞跃。

  纯粹犹如煮饭淘米,犹如吃、喝、拉、撒、睡……是将复杂简单化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对能力与涵养的考量。

  纯粹是一种境界,是智对愚的净化过程,是规范与优胜劣汰的过程,是重生与再生,是价值的产生与提纯,刘阳先生的艺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