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璞归真——现代人居住理念的变迁

Chinese, Simplified(简体中文)

        对中国人来说拥有自己的房子就拥有了安定,如果没有了自己的房子似乎一生的功业都是妄谈。居住空间是人类生存的主要物质环境,是人类生活的重要舞台。住宅是人们梦开始的地方,它凝固着人们的需要、感情、审美、希望和追求。作为会说话的石木,住宅把所有这一切传达给一代又一代的人,将其渗透到他们的性格和理想中去。住宅构成了社会的写照,历史的见证,文化的标志,心灵的寄托。
        千百年来,人们为争取宽敞、明亮而又实用的居住空间不断地努力着。原始人选择穴居和巢居是为了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下保护自己,免受伤害,是基于生存本能的伟大创造,“巢居”和“穴居”这两种最原始的居住形式,对鄂西地区及邻近区域的建筑形式产生过深远影响,由“穴居”逐步演变出来的“地面台式建筑”和由“巢居”逐步演变来的“干栏”式建筑,构成了这一区域民居类建筑的主流。建筑专家们对其价值和作用,更是作了非常精准的说明,认为“穴居的空间概念与巢居的构造方式相结合,就是中国建筑的主流”。而在中国几千年人居历史上处于主体地位的四合院就是和古代生活条件完全适应的精巧的住宅装置,在古代,没有工业化的工具,采光、保暖、避暑全都是靠自然的方法,而四合院就是适应这些环境演化的结果,同时四合院的设计中也蕴藏着道家的和谐、天人合一,儒家的长幼有序等古典思想;园林是封建社会物质积累到一定程度的产物,是中国审美的物化典范,是继以居住功能为主的四合院后进一步物质审美化的过程,是自然万物与人类理想的完美融合。园林是古代文人墨客聚三五知己,把酒言欢,纵论天下的自在空间,是他们挥毫泼墨,逃逸世事的世外桃源,更是他们才情、抱负和审美的集中体现。
        纵观中国古代的人居变迁史,客观自然和经济条件决定了人们的居住理念,而人的经验和文化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形成一定的理念,从而影响整个社会的居住形态。
在现代社会,作为过去十几年里中国社会变革的重要载体,住宅的变化是史无前例的。它首先最直接地表现在居住空间的急剧扩张,空前的发展规模和发展速度上:这十几年中所开发的建筑,是中国历史上千年的建筑总量;在最近几年里,仅北京一年的开发量,就相当于欧洲一年的总量。住宅的这种发展规模和发展速度在当初是人们所始料不及的。它使千百万中国人住进了高楼大厦,实现了拥有住宅的梦想,使他们迈入了小康的行列。
        然而由于生存空间的极度匮乏,建筑艺术与技术的落后,同时也由于体制的原因,而带有明显的粗放特征。住宅的发展以前所未有的增长速度和规模扩张赢得了世人的认可,而在宜居性、和谐性、文化和艺术等方面则相对滞后,其中不乏粗制滥造的东西。现在城市居民的居住理念已经在改变,住宅空间选择权的行使使我们的居住文化也在发展,而现在宏观调控应该是我们提高居住文化等级的好时机。人们在满足了安居乐业,“安得广厦千万间”的最基本要求后,开始追求平和诗意的心境、田园风光的惬意,开始向往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现南山”的那份自得,开始向往逃离都市,归隐山林。出现了“逆都市主义”、“新都市主义”、“准都市主义”,等等,这可以看做是人类心灵的回归,人类历史发展总是这样周而复始地轮回,特别是优秀的传统文化。那些曾经庇护中国人心灵几千年的文化理念在几千年后依然生机勃勃,并焕发出新的魅力,引领我们去探寻。然而现代社会的生活方式使归隐山林成为痴人说梦:远离都市的别墅,使人际关系格局发生变化,生活不便;出行完全依赖汽车,造成严重的能源浪费;公路建造费用达到天文数字;污染严重,更是社会问题,等等。因此我们只能在城市化这个大环境下,在范围比较适合的情况下,通过全方位资源整合,提高建筑的品味,在设计上下工夫;崇尚自然与生态的和谐,以古典东方园林为建筑特色,提升整体形象与品味,使之朝着高尚健康型住宅方向发展。
        现代人的居住理念虽然已经由追求华丽向追求自然转变,但是中国有句话叫:由俭入奢易,又奢入俭难。我们用了十几年就高楼大厦林立,要在这些冰冷、千篇一律、整齐划一的建筑上重拾朴素文化--朴素中见绚丽、精华、大气,回归自然,却一定还需要很长时间的磨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