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豆之争 祸起翻译?

Chinese, Simplified(简体中文)

        前几日,莫言领取了诺贝尔文学奖;也在前几日,在中国叫了40多年的“美国大杏仁”正式更名为“巴旦木”;同样在前几日,一则微博引起轩然大波:中国的土豆不像美国土豆那样切开后会变色,因为国人吃的是转基因土豆。
  把这三件事放在一起似乎有些不搭界,其实它们都和一个“工作”——翻译有关系,而这个工作也带来了不同的结果。
  莫言飞赴瑞典领奖,特地以个人名义邀请了不少嘉宾,其中就有多位翻译家,因为“有时候翻译比原创还要艰苦”。莫言《生死疲劳》的初稿写作只用了43天,但瑞典翻译家陈安娜却整整花了6年时间。翻译家们以自己的严谨与考究最大限度地将莫言富于生活气息的语言和“乡土气味”完整而准确地呈现出来。因此,莫言不止一次地表示,自己能获诺奖,“离不开各国翻译者的创造性工作”。
  曾在我国市场畅销不衰且价格不菲的“美国大杏仁”上世纪70年代进入我国,被误译为“美国大杏仁”并广泛传播,结果以讹传讹将错就错至今。与杏仁毫不搭界的“扁桃仁”以“美国大杏仁”之名在中国销售了40年,不仅误导了消费者,还严重影响了我国杏仁产业的发展,更因名称的混淆扰乱了我国企业在国际贸易中的正常经营活动。
  而此次微博上主要说土豆所谓的转基因与变色问题也脱不了“翻译”的干系。已有学食品的专家认为微博上关于“变色”的英译中是错误的,来自美国相关资料中的discoloration真正意思“并非指土豆切开后变色”,而是指土豆“外观上的变色或污点”。结果,这一误译引出了转基因的敏感话题。
  土豆的经历并非平常,当第一批欧洲探险者把土豆从印第安人的菜园中带回欧洲时,它还被咒为“罪恶的食物”。直到18世纪西欧发生连年灾荒,只有土豆获得了好收成,饥民们不得不以土豆为粮,自此才发现土豆的美味。而当俄罗斯老沙皇下旨让农民种植土豆时,农民们还因不了解土豆进行抵制,彼得大帝一怒之下动用军队予以镇压,伴随这场“马铃薯暴动”的枪声和血泪,土豆在俄国才安家落户。
  土豆不仅是我国最常见的食物,也是欧美国家仅次于面粉的重要主食,更因其营养全面而获得各种美名,但不管是“植物之王”,还是“地下苹果”,土豆所含最多的成分就是碳水化合物,全世界的土豆都如此。所以,实在不必计较是中国的土豆还是美国的土豆。
  其实,即便是谈转基因也与土豆的变不变色无关,因为土豆的变色缘于化学反应。土豆被削皮或切开后失去表皮保护,土豆与空气接触便会产生褐变,这是因为土豆中含有酚类化学物质和多酚氧化酶,机械伤害又破坏了其内部细胞膜的结构,使得被隔离的多酚类物质流出,接触空气后发生了化学作用。说白了,土豆一旦被去皮或切开并与空气接触就会变色。
  这些年,类似转基因土豆变色这样的“惊悚”话题已经很多了,比如吃蛋黄等同于吸烟、人喝牛奶会得癌症、螃蟹和西红柿同吃会生成砒霜、长期吃微波食品会使脑退化,等等,有的话题甚至被几度轮回地议论和传播。
  中国公民科学素养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公民比例仅为3.27%。科学素养的提高有赖于经济发展、科普设施以及公民总体受教育的程度等诸多因素,在这样的情况下,在绝大多数公众不具备专业知识的情况下,在今天信息传播手段和传播速度超级强大的情况下,我们该如何应对某些“科学成果”某些“最新发现”某些爆炸性信息和某些颠覆性理论呢?
  其实,只要掌握三个原则就可以了——
  第一,在获取上述信息时一定要“全面”,不要只关注那些新奇的、耸人的内容,忽略了比较和鉴别。
  第二,要看成熟的研究结论,不是小样本的实验结果。
  第三,不要单看个人专家的意见,而应该听取群体专家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