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现代人的需求以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换句话说,就是指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它们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也就是江泽民同志指出的:“决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既有联系,又不等同。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但要求在严格控制人口、提高人口素质和保护环境、资源永续利用的前提下进行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据统计,每头牛平均一天可产生800公升左右甲烷,而300公升甲烷就能让汽车行驶24小时呢。所以阿根廷科学家想出了环保的办法,他们研发了一种“Fartpacks"屁屁收集器,把牛的屁都收到袋子里。
垃圾分类(Refuse sorting),是将垃圾按可回收再使用和不可回收再使用的分类法为垃圾分类。人类每日会产生大量的垃圾,大量的垃圾未经分类回收再使用并任意弃置会造成环境污染。
我们每个人每天都会扔出许多垃圾,你知道这些垃圾它们到哪里去了吗?在一些垃圾管理较好的地区,大部分垃圾会得到卫生填埋、焚烧、堆肥等无害化处理,而更多地方的垃圾则常常被简易堆放或填埋,导致臭气肆虐,并且污染土壤和地下水体。垃圾无害化处理的费用是非常高的,根据处理方式的不同,处理一吨垃圾的费用约为一百至几百元不等。人们大量地消耗资源,大规模生产,大量地消费,又大量地生产着垃圾。
难道,我们对垃圾就束手无策了吗?其实,办法是有的,这就是垃圾分类。垃圾分类就是在源头将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并通过分类运输和分类处置使之重新变成资源。
从国内外各城市对生活垃圾分类的方法来看,大致都是根据垃圾的成分构成、产生量,结合本地垃圾的资源利用和处理方式来进行分类。如德国一般分为纸、玻璃、金属、塑料等;澳大利亚一般分为可堆肥垃圾,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日本一般分为可燃垃圾,不可燃垃圾等等。如今中国生活垃圾一般可分为四大类: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目前常用的垃圾处理方法主要有:综合利用、卫生填埋、焚烧发电、生物堆肥、资源返还。
1、可回收垃圾
主要包括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布料五大类。废纸:主要包括报纸、期刊、图书、各种包装纸、办公用纸、广告纸、纸盒等等,但是要注意纸巾和厕所纸由于水溶性太强不可回收。塑料:主要包括各种塑料袋、塑料包装物、一次性塑料餐盒和餐具、牙刷、杯子、矿泉水瓶等。 玻璃:主要包括各种玻璃瓶、碎玻璃片、镜子、灯泡、暖瓶等。金属物:主要包括易拉罐、罐头盒、牙膏皮等。布料:主要包括废弃衣服、桌布、洗脸巾、书包、鞋等。通过综合处理回收利用,可以减少污染,节省资源。如每回收1吨废纸可造好纸850公斤,节省木材300公斤,比等量生产减少污染74%;每回收1吨塑料饮料瓶可获得0.7吨二级原料;每回收1吨废钢铁可炼好钢0.9吨,比用矿石冶炼节约成本47%,减少空气污染75%,减少97%的水污染和固体废物。
2、厨余垃圾包括剩菜剩饭、骨头、菜根菜叶、果皮等食品类废物,经生物技术就地处理堆肥,每吨可生产0.3吨有机肥料。
3、有害垃圾包括废电池、废日光灯管、废水银温度计、过期药品等,这些垃圾需要特殊安全处理。
4、其他垃圾包括除上述几类垃圾之外的砖瓦陶瓷、渣土、卫生间废纸、纸巾等难以回收的废弃物,采取卫生填埋可有效减少对地下水、地表水、土壤及空气的污染。
垃圾分类是对垃圾收集处置传统方式的改革,是对垃圾进行有效处置的一种科学管理方法。人们面对日益增长的垃圾产量和环境状况恶化的局面,如何通过垃圾分类管理,最大限度地实现垃圾资源利用,减少垃圾处置量,改善生存环境质量,是当前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迫切问题之一。垃圾增多的原因是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各项消费增加了。据统计,1979年全国城市垃圾的清运量是2500多万吨,1996年城市垃圾的清运费是1.16元/吨,是1979年的4倍。经过高温焚化后的垃圾虽然不会占用大量的土地,但它投资惊人,难道我们对待垃就束手无策了吗?办法是有的,这就是垃圾分类。垃圾分类就是在源头将垃圾分类投放,并通过分类的清运和回收使之重新变成资源。垃圾分类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垃圾分类后被送到工厂而不是填埋场,既省下了土地,又避免了填埋或焚烧所产生的污染,还可以变废为宝。这场人与垃圾的战役中,人们把垃圾从敌人变成了朋友。
目前中国的垃圾处理多采用卫生填埋甚至简易填埋的方式,占用上万亩土地;并且虫蝇乱飞,污水四溢,臭气熏天,严重地污染环境。因此进行垃圾分类收集可以减少垃圾处理量和处理设备,降低处理成本,减少土地资源的消耗,具有社会、经济、生态三方面的效益。垃圾分类处理的优点如下:
减少占地
生活垃圾中有些物质不易降解,使土地受到严重侵蚀。垃圾分类,去掉可以回收的、不易降解的物质,减少垃圾数量达60%以上。
减少环境污染
废弃的电池含有金属汞、镉等有毒的物质,会对人类产生严重的危害;土壤中的废塑料会导致农作物减产;抛弃的废塑料被动物误食,导致动物死亡的事故时有发生。因此回收利用可以减少危害。
变废为宝
中国每年使用塑料快餐盒达40亿个,方便面碗5—7亿个,一次性筷子数十亿个,这些占生活垃圾的8—15%。1吨废塑料可回炼600公斤的柴油。回收1500吨废纸,可免于砍伐用于生产1200吨纸的林木。一吨易拉罐熔化后能结成一吨很好的铝块,可少采20吨铝矿。生活垃圾中有30%—40%可以回收利用,应珍惜这个小本大利的资源。 大家也可以利用易拉罐制作笔盒,既环保,又节约资源。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垃圾问题日益突出。我国668座城市,2/3被垃圾环带包围。这些垃圾埋不胜埋,烧不胜烧,造成了一系列严重危害。
根据垃圾问题专家王维平的调查,垃圾资源化潜力随着生活水平和经济的发展也不断增长。在垃圾成分中,金属、纸类、塑料、玻璃被视为可直接回收利用的资源,占垃圾总量的42.9%,可直接回收利用率应不低于33%。而且,垃圾中的其他物质也能转化为资源,如食品、草木和织物可以堆肥,生产有机肥料;垃圾焚烧可以发电、供热或制冷;砖瓦、灰土可以加工成建材等等。所以说垃圾山可以变成金山。各种固体废弃物混合在一起是垃圾,分选开就是资源。如果能充分挖掘回收生活垃圾中蕴含的资源潜力,仅北京每年就可获得11亿元的经济效益。
可见,消费环节产生的垃圾如果及时进行分类,回收再利用是解决垃圾问题的最好途径。
垃圾分类艰难依旧
国营垃圾回收日见萎缩。我国是最早提出垃圾分类收集的国家之一。就拿北京为例:1965年,二环路以内,国营废品收购站有2000多个。80年代后,其规模严重萎缩;1997年,三环路以内的国营废品收购站仅剩16个。我国现在垃圾分类处理的设备较少,通过机械化分类成本较高,规模有限,不能满足垃圾分类处理的需要。
拾荒大军取而代之问题多多。8.2万人的拾荒者,每年从北京“捡走”9.3亿元,同时还将废弃物转化成为新的资源,客观上减轻了政府处理垃圾的负担,减少18亿元的处理费用,延长了垃圾填埋处理场的使用寿命。但是,这些民间自发的拾荒者,均是无照经营,缺乏规范、检验和约束,致使垃圾在捡拾、收集、运输、加工过程中造成严重的二次污染,他们自身的传染病发病率也较高。
垃圾道成为百姓的苦恼。北京现在高楼林立,垃圾道成为许多地方的卫生死角,脏乱不堪的垃圾道口,蚊蝇十分张狂,加上拾荒者的胡乱翻找,使得居民们每当走过时必捂鼻而过,底层的住户可就无法逃避,在炎热的夏季也不敢打开门户。老百姓期待新型垃圾回收办法的实施。
袋装垃圾并非长久之计。北京一些地方开始实行封闭垃圾道,用塑料袋装垃圾定时回收的办法,以减少垃圾露天堆放对环境的影响。2000年2—5月期间,我受课题组委托在北京组织了“发展绿色流通、倡导绿色消费”的一次大型绿色消费调查。调查结果表明:消费者使用后的商场购物袋重复使用的占89.91%,其中,充当垃圾袋的占57.05%;目前有77%的商场采用一般的塑料袋;仅有15%的商场采用可降解的塑料袋;8%的商场采用纸袋;仅有23%的商场采用的购物袋符合目前环保要求,许多消费者将不可降解的塑料袋装垃圾,给垃圾的回收利用和分类处理带来很大的困难,同时也给垃圾填埋和焚烧带来新的问题。
分类垃圾桶的困惑。北京一些街边虽然采用了分类垃圾桶,但许多人不知如何进行分类投放,不知道什么是可回收的垃圾。在一些社区,由于民间环保组织的倡导,也开展了垃圾分类的尝试,但环卫局的垃圾车又把分类好的垃圾倒到一起运走了,严重挫伤了百姓的环保积极性,产生了负面影响。可见,没有完整的收购、运输、销售、加工、成品市场等组织的再利用产业体系的支持,垃圾分类无法产生经济效益,只能是劳民伤财的空忙。
依靠消费者和社区
面对此现状,首先一定要尽快规范拾荒者的经营行为,加强引导和管理,在使其减少对社会不良影响的前提下,实现从无序到有序的经营企业的转变,充分发挥垃圾分类回收利用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必须建立更加超前的消费者分类回收体系。
第一、树立垃圾分类的观念。广泛开展垃圾分类的宣传、教育和倡导工作,使消费者树立垃圾分类的环保意识,阐明垃圾对社会生活造成的严重危害,宣传垃圾分类的重要意义,呼吁消费者积极参与。同时教会消费者垃圾分类的知识,使消费者进行垃圾分类逐渐成为自觉和习惯性行为。
第二、改造或增设垃圾分类回收的设施。可将一个垃圾桶分割成几个隔段或建立几个独立的分类垃圾桶。垃圾分类应逐步细化。垃圾分类搞得越细越精,越有利于回收利用。可以用不同颜色的垃圾桶分别回收玻璃、纸、塑料和金属类包装垃圾、植物垃圾、生活垃圾、电池灯泡等特殊的垃圾。垃圾桶上必须注明回收的类别和简要使用说明,指导消费者使用。垃圾桶也可以成为企业广告的载体,企业可以承担制作费用。
第三、封闭旧的垃圾道,在社区建立规范的回收站。社区回收站可由社区物业或居委会负责管理,建立现代社区的垃圾经营和回收服务功能,使垃圾回收成为其创收的途径,贴补消费者卫生保洁费用的不足。政府可实行减免经营税的倾斜政策,来调动社区的管理积极性。新建小区更是要合理规化垃圾回收站,逐渐成为审批和验收的必备条件,强化新型社区的综合功能。
第四、改善目前的垃圾储运形式。对一些体积大的垃圾,应该压缩后进行储运。尤应注意的是,要对环卫局的垃圾回收车进行分隔式的改造,分类装载垃圾。充分发挥原有垃圾回收渠道的作用,将可再生利用的垃圾转卖到企业。另外,建立垃圾下游产业的专门回收队伍,由厂家直接回收,实现多渠道回收,引入价格和服务的竞争机制,以此提高他们的服务质量和垃圾的回收率。
第五、大力开发垃圾回收利用的科学研究。如电池、塑料等的无害化处理技术的研究。积极扶植垃圾回收利用的下游产业,消化和充分利用垃圾资源,为社会造福,减少二次污染。
2012年04月23日11:32
【2012年4月21日,北京】恰逢“世界地球日”前夕,利乐公司与万科公益基金会在北京万科星园小区正式启动合作,进行城市社区垃圾分类新模式试点。双方将紧密携手,未来三年内在全国六个城市的十二个万科小区推广改进后的城市社区垃圾分类工作方案,切实实现社区垃圾减量,以期为有效推广垃圾分类、提高资源再生利用率探索行之有效的模式。利乐大中华及东北亚区环保总监铃木靖浩、万科集团执行副总裁毛大庆、万科公益基金会执行秘书长沈彬,环保组织自然之友、达尔问自然求知社及万科星园社区居民代表共同出席了启动仪式。
仪式现场,利乐、万科分享了各自在推动垃圾减量和垃圾回收利用方面的经验,环保组织达尔问自然求知社播放了一则纪录片,以星园社区中两户居民家中的垃圾为例,展示了不同垃圾在城市中被分类、被处理、被回收、被再次利用的全过程。环保组织自然之友的专家讲授了湿垃圾堆肥原理,令在场业主受益匪浅。此外,“垃圾学院”出品的“胖兔子分垃圾”等游戏,也令业主爱不释手,在寓教于乐中掌握了垃圾分类要领。万科星园业主冯少芬表示:“垃圾分类人人有责,对社区、社会都是一件有益之举,我非常支持万科与利乐合作推出的这一项目,也希望能和家人一起为垃圾分类尽一份力。”
利乐大中华及东北亚区环保总监铃木靖浩表示:“秉承‘4R’的环保原则,利乐一直在中国积极履行环保使命。十余年以来,我们在促进消费后利乐包装的回收再生工作方面投入巨大,在垃圾分类价值链的各个环节也积累了大量成熟经验。继去年成功地开展了垃圾分类公益教育活动之后,此次我们更进一步,与万科一起,针对垃圾分类的实际操作进行探索和实践,希望通过踏实的行动来切实助力垃圾减量。相信这次双方志同道合、优势叠加,定会让利乐的环保战略发挥更大价值。”
万科集团执行副总裁毛大庆表示:“近几年,万科公益基金会在全国一百多个万科社区内积极推广垃圾分类,平均每个社区都实现了25%以上的垃圾减量,在业主的支持和物业的努力下,星园的垃圾减量达到34%,我们希望与利乐的合作,建立可持续、有效的垃圾减量试点,并将减量效果达到50%以上,显著降低后端处理的压力。为破解‘垃圾围城’的难题进行有效的探索。”
按照利乐公司和万科公益基金会的前期规划,三年内试点项目将覆盖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及成都等六城市的十二个万科社区。双方将从垃圾管理全流程的完整架构着眼,共同为试点社区制定全套升级方案,连接和改进家庭分类、社区分类、专业分拣、收储运输、末端处置等各个环节,并因地制宜优化操作流程,推动业主科学参与,提高社区垃圾清运效率,切实促进垃圾资源化利用和实现显著的垃圾减量效果。
同时,双方还将整合丰富多元的环保传播资源,使垃圾分类教育活动全面升级。万科公益基金会将通过国内第一本世界主义绿色环保杂志《VECO》、发行量近十万份的《邻居》杂志、拥有近百万规模的业主论坛、基于互联网和无线互联网的社交媒体向业主传播生动、易用的垃圾分类知识。利乐公司将利用其环保公益微博“垃圾学院”,联合知名科普媒体,通过线上双向交流、线下科普活动的方式,与万科业主及广大网民互动。
通过特殊的焚烧锅炉燃烧城市固体垃圾,再通过蒸汽轮机发电机组发电。
垃圾发电是把各种垃圾收集后,进行分类处理。其中:一是对燃烧值较高的进行高温焚烧(也彻底消灭了病源性生物和腐蚀性有机要物),在高温焚烧(产生的烟雾经过处理)中产生的热能转化为高温蒸气,推动涡轮机转动,使发电机产生电能。二是对不能燃烧的有机物进行发酵、厌氧处理,最后干燥脱硫,产生一种气体叫甲烷,也叫沼气。再经燃烧,把热能转化为蒸气,推动涡轮机转动,带动发电机产生电能。
从20世纪70年代起,一些发达国家便着手运用焚烧垃圾产生的热量进行发电。欧美一些国家建起了垃圾发电站,美国某垃圾发电站的发电能力高达100兆瓦,每天处理垃圾60万吨。现在,德国的垃圾发电厂每年要花费巨资,从国外进口垃圾。据统计,目前全球已有各种类型的垃圾处理工厂近千家,预计3年内,各种垃圾综合利用工厂将增至3000家以上。科学家测算,垃圾中的二次能源如有机可燃物等,所含的热值高,焚烧2吨垃圾产生的热量大约相当于1吨煤。如果我国能将垃圾充分有效地用于发电,每年将节省煤炭5000~6000万吨,其“资源效益”极为可观。中国是世界上的垃圾资源大国。如果中国能将垃圾充分有效地用于发电,每年将节省煤炭5-6千万吨,其“资源效益”极为可观。虽然中国的垃圾发电刚刚起步,但前景乐观。中国丰富的垃圾资源,存在着极大的潜在效益。现在,全国城市每年因垃圾造成的损失约近300亿元(运输费、处理费等),而将其综合利用却能创造2500亿元的效益,市场空间巨大。统计资料表明,中国城市人均年产垃圾约440千克;全国主要城市年产生活垃圾1.6亿吨,足可以使一个100万人口的城市被覆盖1米;同时,城市生活垃圾还在以年增长率8%-10%以上的速度增长。目前,中国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率只有58.2%,无害化处理率更是仅为35.7%,远低于世界许多国家的水平,垃圾发电未来市场前景极为广阔。
机械炉排焚烧炉
工作原理:垃圾通过进料斗进入倾斜向下的炉排(炉排分为干燥区、燃烧区、燃尽区),由于炉排之间的交错运动,将垃圾向下方推动,使垃圾依次通过炉排上的各个区域(垃圾由一个区进入到另一区时,起到一个大翻身的作用),直至燃尽排出炉膛。燃烧空气从炉排下部进入并与垃圾混合;高温烟气通过锅炉的受热面产生热蒸汽,同时烟气也得到冷却,最后烟气经烟气处理装置处理后排出。
特点:炉排的材质要求和加工精度要求高,要求炉排与炉排之间的接触面相当光滑、排与排之间的间隙相当小。另外机械结构复杂,损坏率高,维护量大。炉排炉造价及维护费用高,使其在中国的推广应用困难重重。
该工艺在中国焚烧垃圾适用性不强,中国垃圾没有严格分类,垃圾中含水分较高、成分复杂,所以热值很低,很难把垃圾焚烧透彻,炉内温度难以提高,造成二次污染的可能性就大。
流化床焚烧炉
工作原理:炉体是由多孔分布板组成,在炉膛内加入大量的石英砂,将石英砂加热到600℃以上,并在炉底鼓入200℃以上的热风,使热砂沸腾起来,再投入垃圾。垃圾同热砂一起沸腾,垃圾很快被干燥、着火、燃烧。未燃尽的垃圾比重较轻,继续沸腾燃烧,燃尽的垃圾比重较大,落到炉底,经过水冷后,用分选设备将粗渣、细渣送到厂外,少量的中等炉渣和石英砂通过提升设备送回到炉中继续使用。
特点:流化床燃烧充分,炉内燃烧控制较好,但烟气中灰尘量大,操作复杂,运行费用较高,对燃料粒度均匀性要求较高,需大功率的破碎装置,石英砂对设备磨损严重,设备维护量大。
该工艺比较适合中国的国情,燃烧比较复杂、水分比较多的垃圾也能够把垃圾燃烧彻底,温度也比较高,投资也比较低,是适合中国国情的工艺流程。
回转式焚烧炉
工作原理:回转式焚烧炉是用冷却水管或耐火材料沿炉体排列,炉体水平放置并略为倾斜。通过炉身的不停运转,使炉体内的垃圾充分燃烧,同时向炉体倾斜的方向移动,直至燃尽并排出炉体。
特点:设备利用率高,灰渣中含碳量低,过剩空气量低,有害气体排放量低。但燃烧不易控制,垃圾热值低时燃烧困难。
对于垃圾量比较少的地区可以采用该工艺。
CAO焚烧炉
工作原理:垃圾运至储存坑,进入生化处理罐,在微生物作用下脱水,使天然有机物(厨余、叶、草等)分解成粉状物,其他固体包括塑料橡胶一类的合成有机物和垃圾中的无机物则不能分解粉化。经筛选,未能粉化的废弃物进入焚烧炉的先进入第一燃烧室(温度为600℃),产生的可燃气体再进入第二燃烧室,不可燃和不可热解的组份呈灰渣状在第一燃烧室中排出。第二室温度控制在860℃进行燃烧,高温烟气加热锅炉产生蒸汽。烟气经处理后由烟囱排至大气,金属玻璃在第一燃烧室内不会氧化或融化,可在灰渣中分选回收。
特点:可回收垃圾中的有用物质;但单台焚烧炉的处理量小,处理时间长,目前单台炉的日处理量最大达到150吨,由于烟气在850℃以上停留时间难于超过1秒钟短,烟气中二恶英的含量高,环保难以达标。
对于垃圾量比较少的地区可以采用该工艺。
脉冲抛式炉排焚烧炉
工作原理:垃圾经自动给料单元送入焚烧炉的干燥床干燥,然后送入第一级炉排,在炉排上经高温挥发、裂解,炉排在脉冲空气动力装置的推动下抛动,将垃圾逐级抛入下一级炉排,此时高分子物质进行裂解、其它物质进行燃烧。如此下去,直至最后燃尽后进入灰渣坑,由自动除渣装置排出。助燃空气由炉排上的气孔喷入并与垃圾混合燃烧,同时使垃圾悬浮在空中。挥发和裂解出来的物质进入第二级燃烧室,进行进一步的裂解和燃烧,未燃尽的烟气进入第三级燃烧室进行完全燃烧;高温烟气通过锅炉受热面加热蒸汽,同时烟气经冷却后排出。
其优点是:
(1)处理垃圾范围广泛 能够处理工业垃圾、生活垃圾、医院垃圾废弃物、废弃橡胶轮胎等。
(2)燃烧热效率高 正常燃烧热效率80%以上,即使水份很大的生活垃圾,燃烧热效率也在70%以上。
(3)运行维护费用低 由于采用了许多特殊的设计以及较高的自动化控制水平,因此运行人员少(包括除灰渣人员在内一台炉仅需两人),维护工作量也较少。
(4)可靠性高 经过近20年运行表明,此焚烧炉故障率非常低,年运行8000小时以上,一般利用率可达95%以上。
(5)排放物控制水平高 由于采用二级烟气再燃烧和先进的烟气处理设备,使烟气得到了充分的处理。经长期测试,烟气排放物中CO含量1—10 PPM,HC含量2—3 PPM,NOx含量35 PPM,完全符合欧美排放标准。烟气在二、三级燃烧室燃烧时温度达1000℃,并且停留时间达2秒以上,可使二恶英基本分解,烟气中二恶英的含量为0.04 ng/m3,远低于欧美标准0.1 ng/m3。
(6)炉排在压缩空气的吹扫下,有自清洁功能。
太阳能是一种干净的可再生的新能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在人们生活、工作中有广泛的作用, 其中之一就是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太阳能电池就是利用太阳能工作的。而太阳能热电站的工作原理则是利用汇聚的太阳光,把水烧至沸腾变为水蒸气,然后用来发电。
太阳能的能源是来自地球外部天体的能源(主要是太阳能),是太阳中的氢原子核在超高温时聚变释放的巨大能量,人类所需能量的绝大部分都直接或间接地来自太阳。我们生活所需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都是因为各种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能转变成化学能在植物体内贮存下来后,再由埋在地下的动植物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形成。它们实质上是由古代生物固定下来的太阳能。此外,水能、风能、波浪能、海流能等也都是由太阳能转换来的。
利用太阳能发电有两大类型,一类是太阳光发电(亦称太阳能光发电),另一类是太阳热发电(亦称太阳能热发电)。太阳能光发电是将太阳能直接转变成电能的一种发电方式。它包括光伏发电、光化学发电、光感应发电和光生物发电四种形式,在光化学发电中有电化学光伏电池、光电解电池和光催化电池。
太阳能热发电是先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再将热能转化成电能,它有两种转化方式。一种是将太阳热能直接转化成电能,如半导体或金属材料的温差发电,真空器件中的热电子和热电离子发电,碱金属热电转换,以及磁流体发电等。另一种方式是将太阳热能通过热机(如汽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与常规热力发电类似,只不过是其热能不是来自燃料,而是来自太阳能。
FSC是森林管理委员会(Forest Stewardship Council)的英文简称(其官网网站为(www.fsc.org))。FSC是一个独立的、非政府、非营利性国际组织,于1993年成立,其宗旨是促进全球森林管理,做到环境友好、社会有益、经济可行。为了实现这一目标,FSC制定了严格的认证体系,为符合认证标准的森林和木材产品颁发证书;为对森林可持续管理感兴趣的公司和组织提供服务,包括标准制定、商标确认、认证服务等。FSC设立了10项原则和56个标准,以衡量森林经营单位是否实现了“良好经营”,包括砍伐率必须低于再生率、保护森林的生态环境、尊重原住居民权利,以及实现科学管理、保证林木产品质量等等。FSC认证体系被认为是全球森林管理的最高认证标准之一;贴有FSC标识的产品亦被视为来源于管理良好的森林,符合人们对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的需求。截至2009年,全世界只有7%的森林获得了FSC认证。在欧美,获得FSC认证标志已成为木材产品进入市场所必备的“绿卡”。
FSC得到众多知名组织和跨国企业的支持,包括世界自然基金会、绿色和平、宜家、利乐、百安居、森林工会组织、原著民组织等。在中国,目前共有10余个林业企业通过了FSC认证,认证林区主要分布在黑龙江、河北、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和广东等省市,其中最大的林区为黑龙江的东方红林场,认证面积超过30万公顷。
利乐中国与世界自然基金会中国分会合作,一直致力于推动可持续森林管理理念在中国的推广。双方合作在中国共同指定森林认证试点项目,并帮助经营单位获得森林管理委员会(FSC)认证。第一个试点项目:福建永安林场,已于2008年6月获得FSC森林管理认证,成为我国南方林区首家经营面积超过10万公顷并获得FSC认证的企业,为在南方集体林区推广森林可持续经营和森林认证起到了重要的示范作用;同时也使我国获得FSC认证的森林总面积超过70万公顷,位居亚洲前列。第二个试点项目选定云南腾冲林场,预计将于2011年下半年完成认证。此外,利乐中国公司从2010年7月起,正式在中国市场推出带有FSC认证标识的乳品饮料纸包装,以实际行动支持可持续森林管理,并为消费者提供更加环保的包装选择。预计至2011年,利乐中国推出的FSC认证包装将突破140亿包。
DisplayAd();
风能作为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其蕴量巨大,全球的风能约为2.74×109MW,其中可利用的风能为2×107MW,比地球上可开发利用的水能总量还要大10倍。风很早就被人们利用--主要是通过风车来抽水、磨面等,而现在,人们感兴趣的是如何利用风来发电。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风能市场也迅速发展起来。自2004年以来,全球风力发电能力翻了一番,2006年至2007年间,全球风能发电装机容量扩大27%。2007年已有9万兆瓦,这一数字到2010年将是16万兆瓦。预计未来20-25年内,世界风能市场每年将递增25%。随着技术进步和环保事业的发展,风能发电在商业上将完全可以与燃煤发电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