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脉专家乃思想家

        京城做人脉的专家很多,八面玲珑只是场面功夫,思想境界和能否持之以恒,才是人脉专家能力高下的分水岭。
        境界高的人脉专家一定是思想家,他要对社会、对不同阶层人的心理有深刻的认识。京城人脉专家马鹏程,层这样“教育”我:结交官员,和官员做朋友,让他觉得你可靠是第一要务。就官员而言,他生活在一个稳定、讲次序的提拔体系中,能有如今的位子,靠的就是上级的信任,信任来自于几十年如一日的忠诚。官员在官场的生存哲学,必然会遗传到生活中,他在社会上交朋友,首先要看这个人靠不靠得住。
        马鹏程在结交高贵朋友的征途中,基本不搞单笔交易,往往下功夫雕琢长线来往。对一些发展潜质大的干部朋友,他往往能盯住,能在十几年的时间里,帮朋友做力所能及的一切事,不求回报,不提要求。奉献到最后,都是官员们不好意思了,主动跟他说,老弟,有没有什么事情要帮忙的?不帮你干点事,心里过意不去啊。
        做人脉专家,有了境界,还得有体力、有韧性。维护好一个领导容易,维护好两百个领导,没有王进喜般的精神是远远不行的。马鹏程奔驰车的后备箱里,永远塞得满满的,他每天都在精密研究行车路线,看如何才能尽可能多地拜访政、军、教等各界领导,扩大人脉圈。建立人脉圈不容易,一个点会扯出一个面,一个圈子会扯出另一个圈子。
        记得十年前,马鹏程在北京忘我地打造人脉系统之初,某重量级部门盯上他了。安全部门觉得马鹏程很可疑,白天拎着土特产拜访部委领导、医院领导、军事单位领导,晚上张罗名目繁杂的饭局,有时候还去大使馆帮人办护照。马鹏程似乎愿意跟任何人拉扯关系。
        重量级部门的同志很兴奋,觉得钓到大鱼了,搞不好这个马鹏程是美国间谍,每天敬业地收集重要情报,定期向大使馆报送,一定要盯住。
       暗中盯了马鹏程几个月,重量级部门的同志有点崩溃,马鹏程日复一日地做着雷同的事,见着海量的人,根本没法掌握他究竟要窃取什么情报。实在受不了了,就把马鹏程请去了,问他知不知道自己犯了什么事,还出示了大量照片,照片里的马鹏程行色匆匆,不是拜访领导,就是在拜访领导的路上。他们让马鹏程解释自己每天的行踪,并陈述理由。
        马鹏程想,原来当我是特务啊。
        问:怎么什么领导你都想认识啊?有什么目的?找人家办事吗?
        答:我不找他们办事,找他们是告诉他们,以后有什么事可以找我。
        问:找你?你能办吗?
        答:我不一定能办,但我能想办法。比如我认识了一位将军,他儿子在农业部上班,他跟农业部的领导接不上头,帮不上儿子。我正好认识农业部的一位领导,还知道他儿媳妇在部队下头的一所军校上班,离城区六十里,很不方便,想调到总部,正在找部队的关系。我张罗一个饭局,让他俩都来吃饭,帮两个领导同时解决问题。
        听者无语。
        马鹏程继续说:多跑,多认识领导,多了解领导的难处,时时处处想着记着,不停地帮他找机会解决,所以我很忙。
        问:你这么玩命钻营,想捞多少好处啊?
        答:帮人是自愿的,不需要好处。能帮别人办成事,他觉得你有用,下次有事能想得起找你,就是最大的好处。你想想,你要是能帮助全国十几亿人,那你就是国家主席,需要拿好处吗?你要是能帮全地球几十亿人,那你就是上帝,需要拿好处吗?
        有关部门的同志感慨道:你比间谍厉害多了。
        (摘自《煤老板自述三十年》http://tbgz.cnhubei.com)

Chinese, Simplified(简体中文)

中国人脉

圈子是一种力量
 
一个圈子就是一股力量。有人一圈子成员的平均值来计算一个圈子的含金量。
 
“三十岁以前靠实力,三十岁以后靠人脉。
”所谓人脉就是圈子。
 
圈子,是实现自己目标的最好途径。
 
如果没有自己的圈子,上面就没有人照顾你,下面也不会有人追随你,
 
孤家寡人一个,既成不了气候,也难以施展自己的抱负。
 
所以,有人说:
“想要成就一番事业,就得加入一个好的圈子。”
 
形形色色的圈子
 
所谓“圈子”就是有一些共同目的的人自动形成的团体。
 
社会上有各式各样的圈子,这些圈子千奇百怪,形形色色,
 
交织而存,有文化圈、商人圈、政治圈、娱乐圈等。
 
几乎人人都隶属于某人或某几个“圈子”。
 
我们要融入这个社会,只有不断适应加入这些圈子。
 
选对圈子
 
“选对圈子”比“进入圈子”更重要。只有清醒地对自己所在的圈子有所认识,
 
才能达到加入这个圈子的目的。
小人物要选好圈子,
设法加入,
并逐渐在其中提升自己的地
位。但是圈子可不是为所欲为,随便乱跳的,因此,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连鸟都知道“择良木而栖”
,何况人呢?
 
所以,想要出人头地,首先一定要选择一个最适合自己发展的圈子。
 
钻进圈子
 
每一个圈子都有一个壁垒,陌生人不是那么容易就能进入的,圈中人对陌生人很排斥。
 
想要进入一个圈子,
不能盲目地以为自己对事态了如指掌,
因为圈中人往往有自己独特的语
言,只有他们自己才能听得懂;他们还有一些独特的共同癖好,圈外人无法体会个中滋味,
闯入一个圈子,有时还需要一些手段。
 
圈子里的生存之道

 
在圈子里生存就要懂得如何用谋略和手段笼络、
威吓、
打击人,
尤其是在对付小人集团和政
治敌人的时候,
或者是在特殊形势下自保时;
还要有韧性、
有肚量、
能容得下自己喜欢的人、
自己不喜欢的人、比自己低的人、比自己高的人、对自己有用的人、对自己没用的人。。
 
大人物要组建经营好自己的圈子,
上下其乎,
形成自己的资本和势力;
最高级的领导者则要
平衡好各种圈子:让其存在并竞争,但不能容忍其中一支势力太大而威胁到自己的地位。
 
圈子需要经营
 
圈子也是需要经营的,要维护好你的圈子,还需要一定的投入。进入了圈子,你就会有一个
相对的角色。善于经营圈子的人,思维深邃、眼光犀利。
 
可凭声色权欲,勾兑出一个大大的圈子,上至达官贵人,下至地痞无赖,皆为之所用。而其
人隐身于圈子核心,不动声色地呼风唤雨、威风无限。
 
圈子之内
 
物以类聚,
人以群分,我们置身圈外的时候,
圈子的神秘令人向往,当我们不知不觉成了圈
内人,才知道圈子里的酸、甜、苦、辣。
 
圈子其实就是一个江湖、其内部结构很复杂。
 
每个圈子都有特定的形式和风格。圈子内部也有很多规则与不规则、合格与不合格的东西。
 
别把圈子变圈套
 
行有行规,圈子自然有“圈规”
,进入一个圈子,就意味着承认并遵守它的“圈规”。
 
“圈子”就会从圈住共同东西的领域,变成了阻碍人迈出脚步的套子。这时,
“圈子”便不知不觉变成了圈套。一旦把圈子变成了圈套,最终的结果只会是窒息而死。
 

Chinese, Simplified(简体中文)

圈子决定命运

       1.打工的圈子,谈论的是闲事,赚的是工资,想的是明天。

​        ​2.生意人的圈子,谈论的是项目,赚的是利润,想的是下一年。

        3.做事业的圈子,谈论的是机会,赚的是财富,想到的是未来和保障。

​​ ​       4.智慧的圈子,谈论是给予,交流是的奉献,遵道而行,一切将会自然富足 。

​ ​​​        ​问问自己,你是什么圈子的人,你想改变圈子吗?​

​        【富人与穷人之所以差距越来越大的秘密】

        ​富人用眼光把握商机,穷人用眼睛看机会,真乃天壤之别,30年前别人说下海能赚钱,说别人是骗子;20年前别人说吵股能赚钱,说别人是骗子;10年前马云说互联网能改变人们的生活,都说他是骗子;现在说别人是骗子的人生活质量一天比一天差,成为别人成功的见证者,而那些所谓的骗子成了时代的标志。

        ​ ​李嘉诚说:“每一批富翁的造就是:当别人不明白他在做什么的时候,他明白他在做什么,当别人不理解他在做什么的时候,他理解他在做什么,当别人明白了,他富有了,当别人理解了,他成功了!”​ ​

        【和谁在一起的确很重要】

        ​在现实生活中,您和谁在一起的确很重要,甚至能改变您的成长轨迹,决定您的人生成败。和什么样的人在一起,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  和勤奋的人在一起,您不会懒惰;  和积极的人在一起,您不会消沉;  与智者同行,你会不同凡响;  与高人为伍,您能登上巅峰。​积极的人像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  消极的人像月亮,初一十五都一样。  态度决定一切。有什么态度,就有什么样的未来;  性格决定命运。有怎样的性格,就有怎样的人生。  生活中最不幸的是:由于您身边缺乏积极进取的人,缺少远见卓识的人,使您的人生变得平平庸庸,黯然失色。  雄鹰在鸡窝里长大,就会失落去飞翔的本领,怎能博击长空,翱翔蓝天?  野狼在羊群里成长,也会“爱上羊”而丧失狼性,怎能叱咤风云,驰骋大地?  如果您想像雄鹰一样翱翔天空,那您就要和群鹰一起飞翔,而不要与燕为伍;  如果您想像野狼一样驰骋大地,那就要和野狼群一起奔跑,而不能与鹿羊同行;  正所谓“画眉麻雀不同嗓,金鸡乌鸦不同窝。”这也许就是潜移默化的力量和耳濡目染的作用。如果您想聪明,那您就要和聪明的人在一起,您才会更加睿智;如果您想优秀,那您就要和优秀的人在一起,您才会出类拔萃。​​​  读好书,交高人,乃人生两大幸事。一个人的身份的高低,是由他周围围的朋友决定的。朋友越多,意味着您的价值越高,对您的事业帮助越大。朋友是您一生不可缺的宝贵财富。因为朋友的激励和相助,您才会战无不胜,一往无前。人生的奥妙之处就在于与人相处,携手同行。生活的美好之处则在于送人玫瑰,手留余香。​   人生就是这样。想和聪明的人在一起,您就得聪明;想和优秀的人在一起,您就得优秀。   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并把它转化成自己的长处,您就会成为聪明人;​善于把握人生的机遇,并把它转化成自己的机遇,您就会成为优秀者。  借人之智,成就自己。​学最好的别人,做最好的自己。 

Chinese, Simplified(简体中文)

官场窃听成风:男子为官员拆窃听器一周拆出四十多个

        北京地铁拥挤的人群里,齐红抓住扶手,露出了一条条深深的刀疤。人们瞅着他,立即躲向一边。伤痕是23年前留下的,尽管这样的目光多年来已司空见惯,可还是激起了无可奈何的伤感。他没法和别人解释,就像一生所经历过的无数事情,总是始于理想,终于荒诞。
  齐红,1米85左右的块头,不说话的时候,是一副严肃而戒备的神情,而当他开口说话,你能感受到他密集的思索。我是通过一则登在《南方周末》头版的报道知道他的,在那则报道中,他揭露了道成公司(声称开创了“医患关系第三方管理”)打击患者、欺世盗名、涉嫌违法犯罪的行为。
  “不是揭露,而是揭示真相,”齐红纠正我。在山东一座城市里,我和齐红聊了几天,其中很多内容没法在这时告诉你们。这次仅仅要说的是,他从上百名官员的汽车、办公室或是卧房拆出三百多个窃听偷拍器材的事情。这发生在2011年。
  窃听成风
  双腿一软,瘫坐地上,久久不能说话——齐红清晰地记得,他第一次为官员拆出窃听器时,对方面对结果的反应。那是他始料不及的,更没想到的是,自己在官场上传开了名声。
  熟人才是通行证。官员们纷纷通过熟识的朋友来找他检测,拆除窃听偷拍设备。出于保险起见或是觉察到某种异常——比方说,妻子得知某个秘密行踪,领导讲话“话中带话”,他们都会找到齐红。最忙碌的一周,他拆出了四十多个。
  这段神奇的经历起源于一次饭局。一名来自山西的官员带来了“官场窃听成风”的信息——官员们广泛使用间谍设备,彼此刺探,抓对手把柄,由此副职立刻升为正职……
  “现在我们见面都要拥抱,趁机摸摸对方身上是否带设备,重要谈话得去洗浴中心,”他说。这让在座的人震惊,在山东一带,这样的现象前所未闻,他们纷纷感慨——人心是不可靠的。
  齐红思虑得更多,“公务员队伍相互收集黑材料,将会带来什么后果?”他还对朋友们说:“我要对你们的安全做个检测,我想想办法,你们等着吧……” 没过几天,他就找到一套检测仪器。
  检测工作先在朋友圈中进行。“焦点”人物会成为优先考虑对象,就像这一位,手握审批权力而又锋芒外露的处级干部。
  “万一我私生活被发现,老婆不让我回家了怎么办?”听到齐红提出主动排查,这位“处级”还一脸轻松开玩笑。但很快,他就尝到了沉重的滋味——两个窃听器、一个针孔摄像头,藏在了办公室的空调里。
  “脸顿时煞白了,直勾勾望着天花板”,他的两三个小时后才缓过神来对齐红说,不可能是家人装的,情人“藏得很深啊”。
  冷静之后是应对。接下来一周,他频繁拜访上级,给他们送礼,终于得到“点拨”——某副手能力超群,应该调去更富挑战性的岗位。他豁然开朗,将副手调离。
  忧心忡忡
  间谍设备来自他们的妻子、情人、同僚及竞争对手。在查出前二三十个窃听偷拍器时,齐红忍不住想:朋友们待一块时,各抒己见,指点江山,谈起腐败还同仇敌忾。回归官场后,他们是怎样的形象?又是如何成为“腐败一员”的?
  起初,他还带着了解中国官场、窥探人性另一面的好奇心。可当渐渐深入他们的隐私,他遭遇了意想不到的尴尬。
  他谈到一位朋友,一个总是风度翩翩、侃侃而谈并且见解深刻的厅级官员,他打了个比喻——“像国家领导人”。一次闲聊中,对方调侃着说:“怎么不帮我检查检查,看看我是不是好干部?”
  接下来,又是一串转折。齐红果真在车上查出了插卡式窃听器,还看到了一张前所未有的扭曲的脸,“突然间给你的感觉是皮肤都皱起来了,就好像突然核武器爆炸,被辐射到了。”二十多天后,他找到齐红,严肃地说:“我承认,我有两个情人。我马上终止交往!”
  可是,他为什么要特意向齐红交代呢?我想齐红也会有这个窘迫的疑问。在其他场合,有人冲他惊呼,老子没有贪污!有人还得表演出冷静。但齐红并不是愚蠢的观众,他当时就想,为什么你的反应变得迟钝而神情忽然恍惚了呢?
  至于那位风度翩翩的朋友,他记得自己只是难为情地回答,“这是你的私生活问题,如果她们让你感觉很美好,或是充满了激情,你仍然可以继续……甚至你都可以忘掉有过我这个朋友……”齐红叹了一口气,补充说,“那是他的自由。”又继续讲起了一名局长的故事。
  与“厅级”不同,这名局长迅速接受了结果,并断定:情人装了窃听器。随后他和情人果断分手。
  “太厌恶了,”再提起此事时,局长仍咬牙切齿。听多了石榴裙下栽跟头的故事,他甚至怀疑起情人的背景,“是不是被谁安插在身边的?是不是被利用了?”压抑和不安之感,长久笼罩着他。
  此后,齐红看到了更多。当场大骂某人是狗背后捅刀子的,心脏病发作而惶惶不可终日的……齐红赶到医院,看对方可怜巴巴的样子,却不能主动发问,也不能劝导,谁也不愿把问题戳破。
  那些没检测出问题的幸存官员呢,能松一口气吧?可不!他们忧心忡忡,成天怀疑,是不是检测设备不够先进啊?
  “要不要告诉他呢”。慢慢地,当齐红检测到窃听偷拍器,他都在心里犹豫一番—— 不说,不知他们会走上哪条路?我不愿看到凄惨的事发生。说了,看到这么多的表情,得病的,沉默的,我还得去安慰他们。但安慰的话也没法说,总不能问你做了什么你交代吧你捐了吧?”
  还有隐约的怀疑眼神——你这样给我们检测,是不是有什么不良目的?啊?
  身不由己
  不可避免,“凄惨的事情”发生了。查出窃听器一周后,他的一名朋友(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的主任),因涉嫌受贿,被双规了。
  在齐红的描述中,这位主任讲原则,待人和气,厌恶亏欠他人,是吃顿饭都要抢着买单那种人。他提出帮他检查检查。因为,“他在工作中不容易跟坏势力同流合污,又处在一个重要的位置上,很多势力包括他的上级很难通过他来获得更多利益”。
  当时,齐红就对他说,你很容易被看作危险的异己分子,一块利益集团的绊脚石。对于这一警告,“主任”只是再次强调“原则”的重要性。
  然而,与这反应不相匹配的是,当看到齐红从办公室的台灯揪出窃听器后,他陷入了沉默。
  “不是愤怒而是沉默,”齐红用尽管看透世事依然失落但其实也没什么的口吻。他曾反复琢磨其中意味,直到再次见到了他。
  那时“主任”已经在监狱了。“只收过一次钱,就出事了!”他愤怒又哀怨地断定,窃听是一个预谋,行贿是一个陷阱,为的就是除掉他!
  一切都已不可挽回。齐红说,那次见面,他得知,仅在拆出窃听器一周后“主任”就出事了。他还说主任之所以受贿,是因顶不住压力,是因他意识到一直都没与局长一致,而惟有一致,才能让上面和下面的人顺畅地“办事”。因而“主任”后悔了。并不是后悔受贿,而是“与其这样,还不如早早堕落,和他们一块。这样能不能查出我还很难说,因为大家都会互相掩盖”,他说。
  齐红曾为此感慨良久,随后他发现,“主任”并不是孤岛,他眼中的正直人——一名大学校长,也被安上窃听器了。在他那些愁苦的案例中,校长是惟一保持冷静的人(但齐红又怀疑也许是演技太好)。校长只笑笑说,谁能对我这样呢?是党在考验我吗?还是单位其他的同事在观察我呢?
  “谁对他使用这些东西?意图是什么?如果这样的一个人被搞掉了,另一帮人上来了,这个单位会是什么样?在我们官场互相斗争当中,这样的手段扩大化以后,会普遍引起官员们一种怎样的心态?是能约束住他们做事,还是使他们更加狡猾?如果它们来自官场的恶势力,那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
  齐红的思考还未找到答案,他又发现,窃听或是偷拍并不一定来自对手或是“恶势力”。 即便踏在同一条船上,他们也要接受来自同伴的考验,以确保共同利益的安全与稳固。
  “被查出设备后,他们要第一时间排查是不是纪委所为,并通知同伴以寻求共同的安全和保护”,齐红说。他将提到的这名官员,也像大部分人的反应那样,在查出窃听器后,尽可能冷静地分析自己的利益链条,往各种渠道确定威胁的来源。
  “就像做错事害怕受罚的小孩需要去讨好。他当即变得谦虚起来。”经过一番讨论和缜密调查,这名当事人确定窃听器来自“防患于未然”的同僚们,最终加强了“忠诚意识”,巩固了联盟。
  “没事,自己人,”再次和齐红见面时,这名官员已恢复正常,大家又嘻嘻哈哈地吃饭。
  无论如何,总得为自己辩护一番。他们大多诉诸身不由己的浮沉感。齐红举例说,言辞大致是这样的——
  “像我这样的人,在工作中绝对没有重大问题,但是你说,小小的问题怎么可能没有?“现在的工作哪能那么严格呢?人家送了点礼,过生日送了点钱,你说这种情况下,怎么能像焦裕禄同志一样拒绝呢?这是不行的。要是这样做的话很有可能影响你的工作。只能说,这是一种必要的交往、一种交流,现在的情形下,要是不这样就没法工作了吧?”
  应对之道
  大多数时候,他们会积极寻求应对的方案。齐红由此见识人性的丰富多彩——有人终止了地下生活,更加认真工作;有人小心翼翼,加强信息保护;有人要求给对手反装窃听监视器;有人意识到结成联盟寻求庇护的重要性;有人想到“分权”以壮大自己人马;有人则想到,不如为自己找一个“代理人”……
  饭桌上,齐红听到一名局长说:“现在嫉妒心这么重,又安窃听器,又装偷拍机,说不定我上下班就有人跟踪;我躺在床上,说不定就有一个人的眼睛在我头上看来看去。干脆这样,我也不掌权了。但是你说,我当局长,辞职也不实际,还涉及到整体利益,还有上级安排的问题呢,不是那么简单的。那怎么办呢?为了减少嫉妒、减少别人的攻击,我把权分了,就没人恨我了。”
  “这不过是自我掩饰”,齐红说,饭桌上的人都听出了怨言,“没有权力,还怎么腐败?”
  随着检测的深入,他开始对这一切习以为常。重新建立是非标准,用以区分人群。
  他说,对于“明显的坏蛋”,他会坚决拒绝帮其检测的要求,虽然也有看走眼的时候。
  有一次,他帮一个官员在车里查出窃听器后,对方不愿接受事实,当场争辩说:我是优秀共产党员,不可能安装在我这的,因为我从来不说任何违反党的要求的话。
  “你能做到吗?你别狂,我会让你不再这样说话。”齐红和他争执起来。
  “你要使用窃听器吗?”他反问。
  “我不用这么初级的办法。哪天我把你在某种场合私密环境下说的话拿出来给你听。但是你绝对不允许告我,咱俩签一个协议,敢不敢试一试?”
  齐红看他转着眼珠沉默了,便接着说:“你不知道的事太多了,在这方面我比你知道得更多,就像党内的事我不如你,其它的事你不如我。”听罢,这名“优秀”官员哈哈笑起来,称自己在开玩笑。
  另一名局长则在看到拆出来的窃听器后,轻松地指出——那是我妻子装的。“他觉得自己在单位太受欢迎,不会有人监督他的,因为全单位都被他带动起来搞腐败,每个员工都得到很多好处”。
  齐红提醒他,国家还是有法律的。
  “我在我们单位,就我说了算!我说的就是规章制度!”
  这些时候,齐红总会感到一种厌恶感在迅速蔓延。慢慢地,他发现自己对这件事完全丧失了兴趣。他曾对朋友们努力分析窃听偷拍现象背后的原因,也曾希望通过检测窃听器,起到提醒并让其悬崖勒马的作用。但他等不及看到效果了。当有人劝他将此发展为职业,他选择了远离,将器材都送给了别人。
  “这是一桩很可笑的事情。可笑的工作我不愿再做了。但我很高兴曾看到这些官员各种痛苦惊恐的反应。无需深究,那些表情已经说明了一切,” 齐红说。

Chinese, Simplified(简体中文)

识人有妙招

1.牙齿不好的,脾气一般都好。反之,一口利牙的人,脾气不小。张飞是一例。
 
2.求人办事,一口答应者,一般都办不成事。例如,高考之后,大学门口为家长承诺包上学的人。刚入官场的青年人,宜选老诚执重者为师。“凌霄羽毛轻无力,掷地金石自有声。”
 
3.在逆境中,不断说些劝你的话的“好心人”,一定小心。如《水浒》中的林冲好友陆迁。
 
4. 学英语中,口语好的,一般语法差些。近视者,听力都好。
 
5.对当领导的人,所谓专业与学问的标榜切不可全信。有领导才能的人,不太可能同时献身学术。
 
6.不吸烟饮酒的人,大都是对自已严格要求的人。一般可托终生。凡迷恋“酒色财气烟”者,一定要小心。
 
7.对你吹拍人,最可能背叛你。伤你最深的人,一定是你最爱的人。百分之七十的凶杀案发生于熟人之间。“生虎犹可近,熟人不可亲。”
 
8.留学生大部分是爱国的人。说外国好的人,一般都没在国外长住过。不孝顺父母的人,很少有爱国的人。爱祖国的人一定是心底最善良的人。
 
9.左撇子中的大学生比其它人多一倍,比其它人的平均寿命少6岁
 
10.家中父母最喜欢的一个子女,一般都不成器。
 
11.农村的青年一般爱做官,城市的孩子大都爱玩。大官贪污的,岀身乡村的比例高些。北京的go-vern-ment机关与高校中,外地人比例高些。
 
12.一个班级人人都穿羽绒衣,有一个穿棉袄的,一般是学习第一名。富不过三代,逆境出人才也。“寒门出孝子,国破识忠臣。”
 
13.胆小的男孩一般能成大事。打仗前思后想的,才是帅才。流泪的男人一定有爱心。举棋不定是一种美德。
 
14.爱骂人的人,内心都很恐惧。长角的动物都不是食肉动物。一群人中最安静的人往往最有实力。“动如火掠,不动如山。”
 
15.小个子的能人,当心遗传大病。父母早死的人,中年后一定要全力保养!
 
16.背叛你的女孩,再侮辱你,一生命薄。恶有恶报。早年的“班花、校花”,有几个会有晚年的幸福?“猛虎别在当道卧,困龙也有上天时。”
 
17.重情之人,难有爱情之幸福。当你说岀爱字,你就处于被动。鲜花大都插在牛粪上。“骏马常驮痴汉走,巧女常伴愚夫眠。”
 
18.一生设计者,一生受累,少有善终:“耕牛无宿草,仓鼠有余粮。”
 
19.盖楼的工人,许多人没房子住;造汽车的工人,许多人无车开。“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20.老看病的,一般都无大病。医王孙思藐活了一百一十岁,少年多病。作家谢冰心,刚会吐奶,就会吐血,活了九十多岁。自吹爹妈给个好身体的人,往往活不长。“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疲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奉献者寿。

Chinese, Simplified(简体中文)